9月份,感觉“市场受到严重冲击”的白家向白象集团发去了一封措辞委婉但还算克制的律师函。律师函要求,白象立即停止侵权行为,并在小范围内赔礼道歉。陈朝晖事后回忆,白象毕竟是大企业,多少也算同行,撕破脸皮对彼此都没好处。



  白家没想到的是,律师函发过去,随后石沉大海。期间,白家的高层还从一些渠道陆陆续续地了解到,对白家的律师函,白象定性为“炒作”。因为多年以来,白家官司不断,话题颇多,有意无意地给外人留下了“话题制造者”的印象。在此期间,有记者就此事件采访了白象集团董事长姚忠良,姚忠良答复:“不会与白家纠缠”、“我没时间来处理这样的小事情”。在白家高层看来,姚的答复很让人不爽,“冒犯了他人的核心利益,还说没时间处理小事情,太仗势欺人了。”



  2007年9月26日,白家粉丝再度给白象发去了一封措辞严厉内容苛责的律师函。函中认定,白象集团必须公开向白家赔礼道歉,并提供相关涉嫌侵权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记录;函中还给白象下达了最后通牒:5日之内,白象集团应主动和白家粉丝进行联系,并提出善后事宜的解决方案。几乎同期,白家还给白象方便粉丝的经销商,包括郑州易初莲花在内的11家超市发出律师函,要求立即停止销售白象侵权产品。



  两周过后,在依旧未得到白象的正面答复的情况下,白家向各大媒体发去了一封言辞激烈的“捉鬼”新闻稿。新闻稿声厉控诉,“白象行为恶劣、明显故意、不可原谅,且急火攻心,铤而走险,白家粉丝已仁至义尽”。新闻稿中还声称,白家粉丝将起诉白象集团,依据《专利法》相关规定,单项侵权索赔额度可达50万元,白象一共推出了4个系列10个单品,白家将向白象集团索赔500万元。如此,将成为国内方便货架行业最大金额的一宗专利侵权案。



  白家的强烈抗议起到了明显的效果,2007年10月中旬,白象方便粉丝在全国一些区域遭遇撤柜处理,一些超市的负责人也信誓旦旦地表示,对已经上架的少量白象产品售罄后不再进货;10月21日,白家粉丝又一纸诉状,在白象粉丝的销售地和制造地——山东潍坊,将白象告上法庭。



  至此,两“白”之争不可调和。



  隐情



  白家没想到的是,原本十拿九稳打赢的官司会横生意外。2007年11月,白象集团反戈一击,以商标侵权为由,在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白家告上法庭。针对被白家斥为侵权的产品,白象方便粉丝则改换了包装,再度入市。



  白家高调,一举一动皆在众目之下;白象低调,一切不动声色暗地进行。当传票送达至白家集团时,一行人大惊,自己沿用多年并从无异议的白家竖排商标,竟然存在商标侵权行为。白象的起诉书称,白家竖排商标与白象LOGO相似,首字皆为白,且“家”与“象”皆为“豕”字底,容易混淆。白象早在2002年就取得白象竖排商标,鉴于此,白家的竖排商标存在严重的侵权行为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jewke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