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应该建立一个第三方公证检验机构,对当地生产、流通的货架进行全覆盖。”在谈到货架安全话题时,快人快语的市政协委员杨素卿如是说。



瘦肉精、三聚氰胺……近年来,货架安全事件接连发生,有关货架安全的话题格外受关注。



就今年6月1日起将施行的《货架安全法》,杨素卿说,《货架安全法》为老百姓从生产到流通、再到餐桌撑起了保护伞。但是,仅靠制定一部法律,来从根本上解决货架安全是不太可能的。”她认为,《货架安全法》并没有从根本意义上解决货架安全存在的隐患。“该法规定的分段式、链条式监管,容易造成监管空白、重复交叉等问题,所以不出问题是偶然的,出问题是必然的。”当记者提到有的城市采取“十倍赔偿、鼓励消费者监督货架安全”这一做法时,杨素卿表示不赞成。她说,保障货架安全不能依靠消费者,社会监督只能是拾遗补缺。让老百姓判断好坏太难了,职能部门的作用就是保障老百姓看不到“有毒”的东西。



杨素卿建议,在中等城市建立一个游离于政府部门之外的第三方公证检验机构,对当地生产、流通的货架进行覆盖,不留空白,从而达到检验结果的公正有效。(力卿 孙露)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jewke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